亚洲高清资源,日韩亚州,亚洲电影av,国产一区在线播放,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,美女诱惑动图,超高清图

  您所在的位置:康巴傳媒網 >> 文化 >> 康藏文化 >> 瀏覽文章

爐客逸聞故事多

甘孜日報    2022年08月26日

◎張瀟

7月8日,本網刊出《爐客是誰?誰是爐客?在歷史的長河里尋覓爐客的故事》一文,對爐客的起源,他們身上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創(chuàng)造的商業(yè)輝煌,以及文化價值等做了梳理。其實,在長達五六百年的歷史中,還有很多關于爐客的話題和故事散落在歲月的角角落落——

近日,筆者再次走進這段歷史,尋訪研究者和爐客的后代,聽他們講述發(fā)生在那個年代里的一個個傳奇故事。

在這些研究者和爐客的后代中,客居成都的爐客后代李韶東,十幾年潛心研究入藏陜商,通過田野調查、驗證文獻,搜集了大量資料;西北大學的李剛教授和他的秦商研究團隊,走訪、挖掘了千年陜商的輝煌事跡;陜西文學院副院長韓霽虹,曾與作家葉廣芩一起重走川藏商路,親身感受數百年前戶縣“張家大哥”到四川康定經商的歷程;還有堅持研究和疾呼保護爐客文化的學者石曉博、《至圣牛東》村志主編紀校悌、爐客后人杭妍等人。

“爐客翻譯”

打破藏漢不通婚舊規(guī)

爐客之所以能在川藏地區(qū)立足,除了依靠吃苦耐勞、忠厚仁義、誠實守信的品德,還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,這第一步就是要學習藏族語言。他們先是請漢藏話兩通的“通司”教習。為了在陜幫中普及藏語,專門編寫了藏漢語對照的《藏語讀本》,如天叫朗,地叫撒,太陽為尼瑪,月亮是達瓦……人人背誦,在買賣時應對、實習。

據傳陜西爐客初到巴塘一帶,基本都是給人打工,干一些諸如木匠、鐵匠、銀匠等苦力活,常常被人瞧不起。當地土司(地方長官)不允許藏族人和他們通婚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爐客們通過艱苦奮斗掙了錢,生活得到改善,蓋了房子,甚至還買了地。土司也逐漸地改變了對這些爐客的看法。

這里面有個叫楊宿的爐客,文化程度高,人也聰明,且很有語言天賦,他精通藏語,也是當地一流的藏漢翻譯。一次,清政府讓主管巴塘的土司上京朝賀,土司因故不能前往,遂派楊宿代表他們進京“匯報工作”。楊宿果然不辱使命,到了京城,他不僅遞交了一份巴塘情況的詳細報告,并單獨受到皇帝的接見?;实蹖Π吞恋膮R報很滿意,于是給主管巴塘的兩位土司下了委任狀,分別為大營官和二營官,并賞賜了大量金銀財寶。楊宿回到巴塘后,兩位土司自然大喜過望,大營官將自己的100多畝地送給楊宿,而排位巴塘第三位的貴族拉宗巴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楊宿的兒子。從此,藏漢不通婚之規(guī)定解除了。

而藏漢通婚給兩族人民帶來了更多的融合,也方便了貿易活動。再加上爐客的經營方式靈活多樣,又講信用,因而在藏族百姓中贏得了很高的聲譽。

5塊銀圓6幅畫

爐客夫妻“密碼信”傳情

韓霽虹說,爐客在外經商并不容易,他們在川藏線上從事商業(yè)活動是無比艱辛的——漫長的道路,崎嶇復雜的地形,多變的氣候,古老的運輸方式……每一項對他們都是挑戰(zhàn),而回到家鄉(xiāng),對他們更成為一種奢望。很多爐客常年往返在這條川藏線上,對家鄉(xiāng)和妻兒的思念時時伴隨著他們,更有很多爐客,將他們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這條古商道上,再也沒能回到家鄉(xiāng)。

巴塘城外有一座“陜商之山”,以一座山紀念爐客在川藏線上的付出及他們的貢獻。據李剛介紹,當年有一位姓張的陜西商人拉著牦牛在這座山里販運茶葉,由于路途艱苦、寂寞,便時常在山路上唱一首歌謠《行路難》,歌聲委婉而動聽,人們廣為傳唱。后來,這位陜西商人在一場雪崩中遇難,當地人為了紀念他,便把這座山命名為“陜商之山”。名字聽上去雖然有點浪漫,但販茶十分不容易,每年翻越雪山時總會有人倒下——跌下山崖的,掉進雪窟里的,風吹死的……康定城外有個萬人坑,其山門的對聯上寫著:“滿眼蓬蒿游子淚,一盂麥飯故鄉(xiāng)情?!币豢幢阒顷P中“鄉(xiāng)音”,這里不知埋葬了多少陜西茶商、伙計和背茶人的尸骨,令人不免酸鼻!

家鄉(xiāng)距離康定約有3000里,山高路遠,交通不便,要經過38個馬站。步行的話,一般單趟就需要70多天,爐客們一般都是十六七歲離家出走,基本上10年才能回一趟家。而當時兩地的信息傳達相當不容易,對于這些爐客們來說,真可謂是“家書抵萬金”。

當時人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,很多遠行的爐客和家里的聯系很艱難!寫信的話,寫信者可能表達困難,而看信者恐怕也看不明白。于是,在巴塘縣和爐霍縣,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“書信畫畫替”的“密碼信”傳說。

說是有個爐客,因常年回不了家,但是賺取的財物和自己的近況卻需要告訴家里人,而妻子沒有文化、不大識文字,怎么辦呢?他苦思冥想,終于想到一個辦法,讓一個回家的同鄉(xiāng)給家里捎了5塊銀圓和6幅畫。捎東西的同鄉(xiāng)怎么都看不懂畫,但這個爐客的妻子卻深知其中的含義:第一幅畫畫了7只鴨,意為“妻呀——”;第二幅畫畫了一只鵝拉著一頭死去的大象,意為“想死我(我,陜西方言發(fā)音 e )了”;第三幅畫是一個人向一間房子里走,意為“有人回去了”;第四幅畫畫了5只蒼蠅在一只手掌上,意為“捎了5塊銀圓”;第五幅畫了綴滿鮮花的草木,意為“到了春暖花開時”;第六幅畫了一位手拿一把舊傘的人往家里走,意為“老陜(陜、傘諧音)回家了”。

5塊銀圓和6幅畫的故事,樸素而又不失浪漫,體現了爐客的智慧和感人的夫妻之情。

信義白馬

商號以“人禮”下葬

在明清到民國時期的康定商業(yè)活動中,陜商占據著主導地位。在他們開辦的眾多商號中,“德泰合”是無法繞開的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商號,它從清代乾隆年間開設,到解放前歇業(yè),有著180年左右的經營歷史?!暗绿┖稀睘榇龠M漢藏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,發(fā)揮了非常積極和重要的作用,同時也流傳下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。這其中,最令人稱頌的,莫過于“白馬傳奇”了。

這個故事具體發(fā)生在何年何月已不可考。講的是“德泰合”有一名姓賀的學徒,年輕力壯、有膽識,他經常單人騎一匹白色的駿馬,往返于康定至甘孜之間。按當時馬站計算,康定至甘孜一個來回大約需要十四五天,而該駿馬僅七八天就可以跑一個全程。耀眼的白馬成了當時商號里的“明星”,它使得商號信息靈通,馱運貴重物品迅速,為“德泰合”生意興隆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
一次,“德泰合”甘孜分店派出一名店員攜帶銀兩,騎著這匹白馬回康定,途中遇到強盜(當地藏語稱“夾壩”)搶劫。店員被迫停下,下馬時,機靈的他急中生智,暗地猛抽了白馬一鞭。白馬似乎會意,馱著銀子撒開四蹄飛奔而去。強盜們發(fā)現攔劫下來的店員身上一無所有,沒過幾天,也就放了此店員。而白馬竟然獨自馱著銀兩、安然無恙地回到了康定總商號,這下整個商號的人都震驚了。驚奇之余,大家感到非常慶幸,因為人和財都保住了。

這匹白馬在商號二十多年,往來康定與甘孜之間數百次。商號上上下下都非常喜愛它。后來,白馬老死在打箭爐,全號人為之痛心惋惜?!暗绿┖稀蹦?、宋兩東家感念其為商號出力不少,為表彰白馬的功勞,專門為其定制了棺木,將白馬埋葬在康定子耳坡。當時,全號長幼十多人送葬,場面甚為悲壯。

“白馬傳奇”成為陜商各商號間經久不衰的佳話,時至今日,仍常被甘孜人提起。

“和合二仙”

“幫助”大商號發(fā)家

“德泰合”商號的“發(fā)家史”還有另一個傳奇版本,這就是“和合二仙”幫助“德泰合”發(fā)家的故事。

原來,“德泰合”在康定設立店號不久,因為當時還沒有現代的銀行儲蓄和信貸業(yè)務,因此,過往客商往往習慣將現銀寄存在商號中。由于“德泰合”的信譽好,有不少過往客商便把銀兩寄存在此。某年的正月十一,有一姓何的和一姓郝的客人,在號上寄存了一千兩白銀,之后竟一去不返,再也沒有了音信。大家都推想二人可能遭遇傷病、自然災害或者被強盜殺害。

在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增加一千兩白銀資本,對“德泰合”商號的經營自然有很大的幫助,此后商號的生意蒸蒸日上。南、宋兩位東家為了紀念、感謝何、郝兩位客人,也為了商號更好地發(fā)展,就借此演繹出神話,說這是“和合二仙”送財,“德泰合”才得以發(fā)跡。在民間文化中,“和合二仙”為兩個笑容可掬、蓬頭垢面的和尚,一個手持荷葉蓮花,諧音“和”;一個手捧寶盒,諧音“合”。蓬頭垢面的“和合二仙”代表著人們美好的愿望,寓示新人百年好合、家庭團結和睦。

從此,“和合二仙”成了“德泰合”的“吉祥物”。陜西商幫拜財神的日子大都是正月初九,而“德泰合”則是正月十一拜財神。他們專門請人畫了一張手捧元寶的“和合二仙”像掛在中堂,早晚香燈禮拜供奉。后來逐漸形成了一個規(guī)矩:每年的正月十一,漢藏商號會把麝香裝袋供奉在桌上,第二天一同打開,看貨作價,而且“德泰合”出的價格總要比市價稍高點。

據“德泰合”的東家后人回憶,解放后,他在北稻務莊的家里還看到過此畫像,畫像高約兩米、寬有一米五,后來不幸被毀。

傳奇爐客

大書法家為其撰文書寫墓志銘

“‘德泰合’上海分號掌柜寧瑜也是一個傳奇人物。他在戶縣縣城學徒蒙冤,下誓到打箭爐,先在草地‘單騎馳數千里,深入不毛’,后又到大上海開辟涉外業(yè)務,值得一寫。”李韶東對傳奇爐客寧瑜的印象非常深。

寧瑜,字佩卿,出生于清朝同治七年(1868年),是現今西安市鄠邑區(qū)秦渡街道張良寨人。小時候的寧瑜非常聰明敏捷。因為家境貧寒,小小年紀便到縣城的商號去做工。那時候對做工者的要求很高,不僅要打拳練功,還要讀四書五經。做工從廚房做起,兩三年才能干拆卸門板的活,能熬到站柜臺都是很不容易的。后來發(fā)生了一件事,可以說徹底改變了寧瑜的人生。商號里丟了銀子,有人誣陷是寧瑜偷的。他被東家打得半死,雖然后來證明了他的清白,但是寧瑜自此發(fā)誓到打箭爐去當爐客,不掙到錢絕不回家。20歲進入“德泰合”商號后學習麝香業(yè),寧瑜很快就脫穎而出,深受掌柜的喜愛和器重。

收購麝香的活非常辛苦,寧瑜單身一個人進草原,深入不毛之地,不畏嚴寒,行數千里路,四五年后才能返回。盡管如此艱難,他依然先后兩次前往草原,深受周圍人的尊敬。

因為聰慧又能吃苦,寧瑜被東家派到上海去開創(chuàng)業(yè)務,還是做麝香生意。最初創(chuàng)業(yè)時,便以貨真價廉在業(yè)內聞名。當時,賣麝香一斤,就可以得到三百兩白銀。同行為了多賺錢,想要抬高價格,但又怕寧瑜擾亂計劃,便多次勸他也一起提升售價。寧瑜表面上答應,而私下仍然以原價出售。因為他做生意誠實可信,不僅是中國商人,外商也都愿意和他合作。三十一歲時,他在號內已經很出名了。

在上海,寧瑜以敢于說真話而在業(yè)界頗具聲望。當時上海百貨業(yè)中,麝香的稅收只占其他行業(yè)稅收的三分之一,管稅收的人也想把麝香稅和其他稅相統一。寧瑜堅決不同意。他據理力爭,這件事最終就不了了之了,而同行們對寧瑜更加尊敬和佩服。

寧瑜致富不忘鄉(xiāng)親,他樂善好施,一直支持家鄉(xiāng)的發(fā)展。張良寨村東有明朝正德年間創(chuàng)建的關帝廟,年久失修。1909年,寧瑜募集資金重新修繕,并新蓋了兩間房。寧瑜深知學習最重要,他特意從上海購買了很多書籍,分發(fā)給鄉(xiāng)里貧窮的讀書人和孩子,督促、鼓勵大家讀書。

1919年,寧瑜回到家鄉(xiāng)。1920年,“德泰合”東家又委派寧瑜到康定接任總號掌柜,很快,寧瑜便察覺到“德泰合”的生意在日漸衰退,于是便向東家辭了職。據說他隨后又來到上海,因一樁麝香生意而獲得巨額利潤,隨后便回家鄉(xiāng)置辦了四頃地,并建起了三間五進的莊院。1926年農歷七月二十四日,寧瑜因病去世,終年58歲。其墓志銘為書法家宋伯魯撰文并書寫。

寧瑜優(yōu)秀,他的妻子孫培德亦聰慧有膽識,且也很有商業(yè)頭腦。她親自操持家務,直接安排生產,管理全家生活。寧家擁有自耕地近300畝,出租地約100畝,每年雇長工15名,女傭4人,并且還在秦渡鎮(zhèn)開設有“三余德”雜貨鋪。孫培德與雇請的管家、把頭(長工頭)和掌柜共同合作,將鋪子、田地、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。而且她治家有方,教子有道,兩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均學業(yè)有成,因此政府曾連續(xù)三年免去她們家的“富戶捐”。1930年,天大旱鬧饑荒,孫培德拿出二十石米救濟窮困。當時政府還獎勵給她“二等金質褒章”。在1933年的《重修戶縣志》中,“夫義婦從,寧氏有焉”的評語就是用來評價她的。

名貴書畫遺失

留下幾多唏噓

和寧瑜差不多同時期的還有兩個人,關于他們與名人字畫的舊事,現在提起,仍然叫人嘆息不已。

1912年繼寧瑜之后任“德泰合”上海分號掌柜的崔明煥(現今西安市鄠邑區(qū)牛東中堡人),擅長繪畫、書法,喜愛收藏。他善經營,懂日語,曾經將生意做到了東南亞和日本,使其商號的麝香出口在上海名列前茅,人稱“崔四爺”。他常常聯絡書畫界朋友和陜西籍的鄉(xiāng)紳到號上喝茶、交流,收藏了很多名流贈予的字畫??箲?zhàn)爆發(fā)后,他從上海寄回家鄉(xiāng)9箱字畫,存放在秦渡鎮(zhèn)的永茂恒商鋪,后來大部分被搶劫。而剩余的字畫,有些贈人,有些在上世紀60年代的困難時期被變賣換成糧食,還有的在動亂年代被付之一炬。這其中就有張大千的畫,有于右任的書法作品,有周柏生(又名桐,江蘇常州人,擅長工筆彩繪古裝人物畫、水彩擦筆月份牌畫)畫的“福壽祿”中堂,還有蒙樹培畫的山水花卉四條屏等。

另一個人叫楊益三(現今西安市鄠邑區(qū)黃堆村人),在“德泰合”四十余年,做過總號掌柜,常與當時的軍政要員往來,被康定人稱為“楊三爺”,2000年去世,享年105歲。楊益三的一生,有很多有趣動人的故事,這里講一段他購得明代繪畫大師仇英仿繪的《清明上河圖》、后又遺失的經歷。

1939年的一天,康定邱家鍋莊的主人邱文彬有一卷畫想賣給楊益三,楊展開后發(fā)現是仇英仿繪的《清明上河圖》。仇英是臨摹古畫的高手,臨摹逼真,天下有名。楊益三對此畫一見鐘情。邱文彬要價兩百塊大洋,楊益三二話沒說就讓賬房先生付了款,隨后便把畫掛在了商號的堂中,可見他對此畫的鐘愛。

1944年,張大千游歷到康定,住在康藏貿易公司經理張樂天的府上。一天,有人約張大千到楊益三商號的廳堂觀賞《清明上河圖》。到達之后,張大千便摸著胡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個多鐘頭,對此畫贊不絕口。隔了七八天,張大千又來到楊益三的商號,在畫前細品了半天。張大千離開康定前,贈送給楊益三一幅荷花圖,而且又去《清明上河圖》邊流連了一陣。

后來楊益三一直珍藏著此畫。解放后,因家境困難,楊益三帶著此畫到成都去賣,沒想到買主只開價50元,他氣極而返。動亂年代,楊益三將此畫寄放到朋友家中。多年后去索取,想將此畫獻給國家。不料,此畫已經遺失。楊益三到處尋找,可仇英仿繪的《清明上河圖》還是失蹤了。

上世紀80年代末,九十多歲的楊益三和著名的民族史學家、老友任乃強先生相遇。二人相談甚歡,在說到《清明上河圖》丟失一事時,任乃強先生連呼:可惜!可惜!此乃國寶,為人所竊,確實是一大損失。




  • 上一篇:他開車回來過年
  • 下一篇:沒有了

  • 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huanlegouqql.com/html/wh/kcwh/832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