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年新村一角。
■ 本報記者 田杰 馬建華 文/圖
10月20日,記者順雅礱江而上,前往九龍縣子耳鄉(xiāng)萬年村參觀彝家藏寨漢村新村風(fēng)貌。江對面就是涼山州冕寧縣和木里縣的村莊。盤山公路蜿蜒曲折,越野車在兩米多寬的山道上行駛,記者感到膽戰(zhàn)心驚,由于昨晚剛下了場暴雨,汽車在泥濘村道上,像醉漢一樣蹣跚著,有幾次差點陷入泥潭,司機有些心灰意冷,想打退堂鼓,他告訴記者,這條20公里的山道讓山上的藏漢彝族群眾吃盡了苦頭,縣上有的司機無法把小車開上來,只得半途而廢。要是把20公里的道路都硬化了,群眾的日子就好過了。
越野車如蝸牛般艱難爬行,曼妙的風(fēng)景讓記者眼前一亮:遠遠望去,綠樹掩映中,白墻青瓦的彝家藏寨依山傍水、錯落有致,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畫。初升的太陽照亮山寨,半山腰云霧繚繞,云蒸霞蔚,恍若仙境。
苦
高山之巔的原始村落
子耳鄉(xiāng)萬年村村主任朱長青是一個反應(yīng)敏捷、能說會道的村干部。“我們村有6個村民小組,332戶1318人,居住著藏漢彝三種民族,其中,彝族580人、藏族345人、漢族393人。耕地面積1285畝。”朱長青談到他“管轄”村的基本情況,了如指掌。他是藏族,他告訴記者,他們村班子成員藏漢彝族都有,村民的事情,大家商商量量辦,體現(xiàn)藏漢彝族群眾的共同愿望。
朱長青告訴記者,這個村2005年才通公路,這以前不通水、電。群眾的日子過得很苦。
“路不通的時候,我們?nèi)ヒ惶松较潞懿蝗菀?,牽上騾馬,早上天還沒有亮明就下山,到了河口(雅礱江邊小賣部),買好茶葉鹽巴等生活必需品,然后再沿著荊棘叢生的羊腸小道返回,到家時已經(jīng)可以看見滿天的星星了。”朱長青說,如果家里沒有騾馬,完全靠人背,累得骨頭都要散架,幾天都緩不過氣來。
路和水不通,耗費了村民不少人工。沒有電,晚上只有數(shù)著滿天的星星睡覺。
村民祖祖輩輩依靠種植玉米和土豆過日子,種植花椒和核桃以及養(yǎng)殖黃牛、山羊、豬、雞等增加經(jīng)濟收入,但那點收入只夠買茶葉和鹽巴。村民的居住條件更差,蓋的是石板房,外面下大雨,屋里下小雨,外面刮大風(fēng),里面刮小風(fēng),和原始社會差不多。朱長青回憶當(dāng)時的情景,心里感到心酸,解放這么多年了,村民的日子還這么苦。
“黨委、政府惦記著我們貧苦的群眾,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實施,我們的日子苦變甜。”朱長青高興地說,2005年以來,這個村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如今,已通路、通水、通電、通廣播電視、通電話,村民的幸福日子像是芝麻開花節(jié)節(jié)高。
甜
彝藏漢族群眾住新居
聽說我們要來,朱長青的嫂子早已殺了雞,做好午飯等候我們。平整干凈的院壩、清潔的廚房,朱長青的嫂子笑得合不攏嘴:“你們是珍貴的客人,縣農(nóng)辦的同志是我們村的???,沒有你們的幫助指導(dǎo),我們還住不上這么漂亮的房子。”
嫂子在忙著擺碗筷,嘴里一個勁夸黨的政策好,說是做夢一樣,才幾個月的時間,家家戶戶的住房面貌發(fā)生了這么大的變化。
去年6月,縣上決定在子耳鄉(xiāng)萬年村實施新村建設(shè),新建住房補助2.5萬元,改建住房補助1.6萬元,按照藏漢彝族群眾住房風(fēng)格進行建設(shè),統(tǒng)一住房建筑風(fēng)格。這一惠民利民消息迅速傳遍彝家藏寨,村民們奔走相告。從去年12月開始實施,到今年10月基本完成。如今,一座依山就勢、錯落有致、彝漢藏族特色鮮明、整體風(fēng)貌統(tǒng)一、自然生態(tài)相伴、雞犬之聲相聞、特色濃郁的彝家藏寨新村拔地而起,群眾住上了“前庭后院加屋檐”的新居,新居繪就三種民族吉祥的圖案,群眾看的是大彩電、坐的是新沙發(fā)、睡的是席夢思、喝的是自來水。
陽光灑滿庭院,民居充滿祥和。李長青80多歲的母親坐在沙發(fā)上樂呵呵的看著電視劇,家里電視柜、冰箱、洗衣機一應(yīng)俱全。兩層房屋顯得落落大方,雖不華麗,卻備感溫馨。
“錢雖然不多,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。”牟永春笑吟吟地說:“我家里有五口人,年收入只有8000元,如果要籌夠1.6萬元,我們不吃不喝也要兩年。”
新村建設(shè)建成后究竟是啥模樣?縣上工作組的同志說得再多,村民還是半信半疑,為了打消村民顧慮,縣鄉(xiāng)村干部決定選擇13戶藏漢彝族村民作為新建或改建示范戶。
牟永春自告奮勇,不管是藏族彝族,還是漢族,村民們“傾巢出動”幫忙,不到兩個月的時間,清新雅致的新居落成。
“為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,村里成立了業(yè)主委員會,村組干部幫助村民聯(lián)系建材、找老板,但為了規(guī)避風(fēng)險,我們不直接插手具體事宜,價錢由村民自己談。把自主權(quán)交給村民。設(shè)計圖紙和房屋建筑風(fēng)格讓群眾過目。凡事做到了公開透明,目前,風(fēng)貌改造接近了尾聲,還沒有接到一起群眾投訴。”朱長青說。
“群眾對這項惠民政策可以說是感恩戴德。為了不讓群眾擠占挪用資金,我們采取分三個階段來發(fā)放建設(shè)資金。啟動階段新建和改建按照8000到5000元的比例發(fā)放,建設(shè)中期按照5000元發(fā)放,驗收合格后,將余款全額支付給村民。”子耳鄉(xiāng)政府副鄉(xiāng)長巴武說。
夕陽西下,記者一行在下山途中來到祝明富家里,祝明富的愛人正在澆地,藍天下,祝明富新建的住房巍峨挺拔。祝明富望著漂亮的住房樂不可支。他告訴筆者,他的住房花了接近13萬元。國家的補助起了很大作用。他有三個孩子,一個孩子已經(jīng)工作,兒子在得榮縣打工,一個月有4500元的收入,還有一個孩子在讀書。修這個住房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。他們村建設(shè)成本太大,一車砂石從河口運到他家里要1000元,如果運到村委會那里還要多300元。
房子修好了,沒有欠債。這是讓祝明富最高興的事情。今后想辦法再多增加點收入,日子會越過越好。祝明富信心滿滿。
途中遇到彝族村民羅玉強正在往拖拉機里面裝泥土。他說,因為沒有錢,他打算放棄,但又怕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,怕以后沒有這么好的惠民政策了,他趕緊出去打工掙錢,掙了一萬多元,建房資金差不多了,才趕緊開工修建,現(xiàn)在房子已經(jīng)建好了。
到9月底,萬年村292戶藏漢彝族群眾完成了房屋風(fēng)貌改造。新村建設(shè)項目的實施,萬年村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前行路難、飲水不安全、缺少照明用電及住房破舊等“老、大、難”問題,且經(jīng)濟收入顯著提高,文明程度也不斷提升。
“有種一步跨千年的感覺。”朱長青告訴記者,如今在萬年村,家家戶戶都實現(xiàn)了人畜分離,都有了廁所和衛(wèi)生間,電視入戶率達100%,自來水也接入該村所有農(nóng)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