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建設者正加快重建進度。
■ 周燕 文/圖
初秋的康定,日漸寒冷。在康定海拔4000余米的奪拉嘎姆、江巴和魚子西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,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場景。工程車輛來回穿梭,工人搬磚遞石、砌墻雕花,人聲、勞動聲、機器轟鳴聲交織成一首勞動“協(xié)奏曲”。
故事一:
30多歲的“小老頭”
海拔4000米左右的奪拉嘎姆一村原處于低洼地帶,村子重建點選在了平地。由于這里屬于濕地區(qū)域,因此施工前需要先抽干水,夯實地基,這樣才能保證房屋的質量。
加之今年以來,康定地區(qū)持續(xù)降雨,讓奪拉嘎姆安置點的施工場地變得更加泥濘不堪,“這里就像沼澤地。”來自重慶的測量員饒建國一邊清理自己滿是泥土的雨靴一邊說。
清理完畢后,饒建國扛著儀器,深一腳淺一腳地穿梭在工地。每天饒建國都是一個人扛著儀器走遍整個工地,做完測量,他還要肩負起施工監(jiān)督的任務,在現(xiàn)場指揮施工進度,調度施工人員。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收工,天天如此,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。
饒建國打開自己的手機相冊,翻出他三個月前剛來康定時的照片,筆者不敢相信,照片上的他30出頭,清秀、帥氣和眼前這個略顯蒼老疲憊的人竟是同一個人。每天的風吹日曬、身心操勞,讓饒建國從小伙子變成了“小老頭”,人也瘦了10多斤。
故事二:
不講情面的老曾
老曾在海拔3800米左右的瓦澤鄉(xiāng)魚子西集中安置點做材料管理工作。他年歲較長,明年初就可以退休了,但他卻依然選擇到高原來,站好最后一班崗。
由于長期雨水沖刷和拉運沙石的大貨車碾壓,從G318瓦澤鄉(xiāng)段到魚子西三村的這段16公里鄉(xiāng)村道路全是坑洼,隨處可見積水很深的大坑,但這條路卻是魚子西集中安置點所需材料運輸?shù)谋亟?jīng)之路。
7月中旬的一個下午,因前幾日連降暴雨,讓這條道路更加難行,材料運輸車駕駛員在通過一個水坑時,車子傾斜,砂石材料撒落了一些在路上。當材料運輸車運到項目部的時候,老曾就發(fā)現(xiàn)了材料數(shù)量不對,駕駛員向老曾解釋了情況,老曾認為這是材料運輸過程中的事情,材料不足就是不足,堅持要在材料運輸單上扣下兩方材料。
老曾說,“我只管記錄到項目部的材料數(shù)量,不管什么原因,不足就是不足,沒有什么情面可講,我反正是不能讓災區(qū)的老百姓吃虧的。”
故事三:
月光下的施工員
由于高原特殊的氣候,七、八月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關鍵時期,每個集中安置點的工人都在趕工期進度,卻遇到了當?shù)氐挠昙?,一天到晚雨下個不停,沒法正常的澆筑混凝土。
“大雨從早上一直下到中午,原計劃澆筑的活動中心基礎沒有完成澆筑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,只要雨停了,哪怕再晚,我們也要抓緊時間澆筑混凝土。”工地上年輕的工長小高說。
雨漸漸停了,小高忙給攪拌站的負責人打電話說,“華姐,晚上麻煩你加個班,我們今天要將活動中心的基礎澆筑出來,需要38方混凝土。”
落實了混凝土的供應,小高還是不放心,還要去看看有沒有泥土沒有清除干凈的,仔細檢查模板支撐穩(wěn)定情況、照明燈具情況,將施工現(xiàn)場設備都仔細檢查了一遍做好全部準備工作,他才放下心來,這時已是下午6點。
從攪拌站到施工地點,罐車可能要走一個小時的時間,小高顧不上吃晚飯,立即安排工人做好準備,準備迎接混凝土,按照時間預計,今晚可能要澆筑到11點了。
廢寢忘食只是為了讓藏區(qū)受災群眾早日搬入新家園,殫精竭慮只愿自己負責的每項工作成為災后重建中最穩(wěn)妥的磚瓦。他們背井離鄉(xiāng),斗風雪嚴寒,抗高原缺氧,在雪域高原用行動詮釋著“善建者”的苦干精神,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