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謝佼
11月22日、25日,四川康定先后發(fā)生6.3級和5.8級地震,牽動國人關注的目光。許多媒體都已注意到,康定地震與之前景谷地震、魯甸地震震級相近,但傷亡人數低于前兩次地震的同期數字。根據新華社記者采訪到的情況,除了康定地處高原人煙稀少之外,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當地堅持做到了“防患于未然”,很多行動“跑”在了地震之前??刀?ldquo;跑贏”地震再次證明,長期未雨綢繆,這對減少地震傷亡至關重要。
每次地震后,有關專家都在反復強調一個常識,“地震本身是震不死人的”。地震之所以看上去可怕,是因為地震容易引發(fā)地質次生災害,不安全的建筑在地震中容易垮塌,混亂的逃生秩序、錯誤的逃生選擇等也會造成衍生傷害。如果明確了這一點,有關方面就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,將地震傷亡減到最小。
當年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,主要是因山體崩塌和房屋垮塌所致;而魯甸地震、景谷地震出現重大傷亡,主要是因當地村落有大量土坯房,遇難者大多在被埋后窒息而亡。擔心山體崩塌,需要長期勘查地質隱患;擔心房屋垮塌,需要補齊農房改造短板。在汶川地震后,地方政府幫助一些居民搬離了存在隱患的區(qū)域,“異地扶貧搬遷”“牧民定居工程”等項目,使當地的建筑質量得到很大改善,總體抗震能力明顯提高。這就是這次康定地震傷亡較少的重要原因。
康定的另一個重要經驗是,平日里的緊急疏散演練,在地震來臨時能發(fā)揮巨大作用。在22日地震發(fā)生時,震中附近的康定縣塔公鄉(xiāng)木雅祖慶學校正在上課,但震后不到5分鐘,全校近2000名師生全部安全撤離。據新華社報道,該校每個學期都要進行地震應急演練,最近一次演練是在地震前20多天。因此,該學校在組織撤離時,大孩子抱著小孩子,沒有一個學生搶道,秩序井然,速度飛快。
同樣的經驗,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已有體現。想必很多人都還記得,被稱為“最??拐鹦iL”的葉志平,當時他帶領桑棗中學2300多名師生,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逃生。這段佳話的背后,是葉志平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況下,自行籌資加固教學樓、每周進行安全教育、每學期組織師生進行緊急疏散演習。
在與災難斗爭的過程中,很多寶貴的經驗都是在平日里逐漸積累的。在以前的地震中,有一些地方曾出現過市民、學生在恐懼和無知中輕易跳樓導致傷亡。而在康定,正因為當地長期向社會進行避震知識宣傳,民眾在面對地震時變得非常從容和冷靜。據介紹,在當地學校的日常演練中,緊急疏散的安排詳細到了哪個老師負責維持秩序、哪個老師負責在走廊疏導學生。
還值得一提的是,近些年在應對一些地質災害的過程中,無論是地方政府、普通民眾、慈善組織還是社會志愿者,都積累了很多成熟的經驗,也對災害及救災有了更理性的認識。比如,2008年汶川地震發(fā)生后,四川各級政府就經常性地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演練,極大地提高了政府應急處置、搶險救援和社會公眾防災避險、自救互救能力,這對降低地震災害損失起到重要作用。
“不謀萬世者,不足謀一時;不謀全局者,不足謀一域。”中國是自然災害發(fā)生較為頻繁的國家,從保護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角度來說,把保衛(wèi)生命的“安全行動”有條不紊、不動聲色地做在災前,比災后心急火燎、大張旗鼓地救援,要有意義得多。不僅僅是康定、四川,所有面臨地震威脅的地方,相關職能部門都要把堅持未雨綢繆的防患意識落到實處,既要在制度建設、規(guī)劃、宣傳等方面把工作做好,又要秉持“功不必在我”的理念將一些長期性、系統(tǒng)性的工作做實。(新華每日電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