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珍拉姆(中)在牧民家收繳電費。
昂家大爺迎接丹珍拉姆。
丹珍拉姆是第一批根據(jù)藏區(qū)電力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人才援藏政策而招收的“三定生(定向招生、定向培養(yǎng)、定點安置)”,也是這批回到甘孜藏區(qū)工作的“三定生”中唯一的女生。
丹珍拉姆出生在九龍縣三巖龍鄉(xiāng),鄉(xiāng)上距離縣城100多公里,從小生活在大山里的她,飽嘗交通不便和缺電之苦。高中畢業(yè)后,她本已考上內地一所師范學校,正準備去報道時,傳來招收“三定生”的消息,自小向往成為“照亮家鄉(xiāng)”的她,毫不猶豫地參加了“三定生”的報考。兩年后,學習成績優(yōu)秀的她成為了康定市供電公司新都橋供電所的一名員工,從事收繳電費工作。丹珍拉姆很珍惜這份工作,在崗位上干得有聲有色。她所在的供電所用電戶涉及21個村,大部分村寨離供電所較遠,每次去抄表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。對此,她不僅不厭其煩,還經常利用這個機會宣傳“電亮藏區(qū)”和用電知識,把文明播撒到每個村寨,每戶藏家。
“拉姆”在藏語中是“仙女”的意思。工作三年來,丹珍拉姆耐心真誠地與農牧民溝通,她的善解人意和專業(yè)知識贏得了農牧民的理解,一提起她,農牧民都稱贊說,這小姑娘心底善良,服務態(tài)度好,就像仙女一樣。國網(wǎng)甘孜州供電公司在關于“三定生”工作情況檔案上給她寫了一個大大的“優(yōu)”字。
■ 蔣朋芮 黃麗 徐浩洋 記者 楊珂 文/圖
2014年11月22日,康定發(fā)生了6.3級地震,這是丹珍拉姆工作第二年發(fā)生的事,她所在供電所管轄的幾個鄉(xiāng)的農村牧區(qū)房屋受損、電力線路受損,突如其來的災難讓百姓們生活陷入了困境。所幸,國網(wǎng)四川甘孜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反應及時,第一時間組織搶修人員對受損線路進行修復,當日晚上9點就已恢復災區(qū)所有供電。如今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,康定市供電公司新都橋供電所考慮到災區(qū)百姓忙著恢復重建,于是主動讓電力員工上門服務,方便百姓。
6月5日早上8點剛過,丹珍拉姆就穿著藍色工作服、戴著紅色安全帽,拿著黑色封皮的筆記本,和同事乘坐公司的黃色皮卡車奔向康定“11·22”地震災區(qū)。記者跟隨丹珍拉姆一起,見證了收費員上門服務的工作情況。
出鎮(zhèn)后沿著一條鄉(xiāng)村泥巴路,行駛約40分鐘后,丹珍拉姆一行乘坐的皮卡車來到了魚子溪三村。這是康定“6.3”地震中受災嚴重的村莊之一,此刻村里到處堆放著災后重建的建材,挖掘機、大貨車進進出出,重建家園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。
一幢兩層高的藏家樓房立在一株白楊樹旁,這是村民昂加阿爺?shù)募遥?1歲的昂加阿爺正在房前干活,遠遠看到丹珍拉姆便熱情地迎了過來,拉著她的手來到二樓的藏桌邊坐下。昂加的幾個孩子都外出打工去了,家里只有他和老伴阿嘎拉姆。一坐下,昂加阿爺有些抱歉地說:“老伴兒這幾天生病了,我要照顧她,沒時間去繳電費,還要麻煩你跑一趟。”丹珍拉姆微笑著對大爺說:“沒關系,我們知道你們忙,所以就上門服務來了。”丹珍拉姆又問,“地震之后你們家的電穩(wěn)定嗎,用電有沒有什么困難。”“沒問題沒問題,現(xiàn)在電很好,就是容量有點小,有些電器都帶不動。”丹珍拉姆耐心地跟大爺解釋說:“這是因為通電后村里的百姓都買了好多家用電器,我們當時規(guī)劃的容量不夠用了,不過您放心,我們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的。”
丹珍拉姆告訴老人,現(xiàn)在整個村的線路正在重新規(guī)劃,投資有幾十萬元,等到整個線路全部完成就會把以前的老舊線路拆掉,到時村里用電會比以前安全,用電量也會增多。
每次上村寨收繳電費,丹珍拉姆和她的同事都會一邊收電費一邊關心震后村民用電情況,對于家里只有老人的他們還會普及安全用電常識。這天,等走完整個村時,已近中午一點多鐘了。在路邊的一個小飯館匆匆吃完午飯后,已是下午兩點過。丹珍拉姆繼續(xù)趕往另一個鄉(xiāng)——瓦澤鄉(xiāng)。這個鄉(xiāng)在地震中也受損嚴重,鄉(xiāng)里百姓大都正忙著修建房屋。
幾株白楊樹在陽光與和風中搖擺,兩頂綠色的救災帳篷如花般開在房前的土壩上,一幢兩層樓的小樓剛剛完成主體工程。一個戴著藍色太陽帽、上穿紅色襯衫的中年藏族婦女正和幾個工人忙著糊墻。她叫澤仁汪清,是這新建樓房的主人。丹珍拉姆上前和她拉起了家常話,“你們用電情況怎么樣,有什么困難沒有?”澤仁汪清說:“用電情況都挺好的,等新房子修好了以后我要開旅館,到時還要買熱水器、電視機。”說完她似乎又想起什么:“哎呀,你看我,最近忙得啥都忘了,你們去帳篷里找我姐姐拿繳費冊繳費,別耽誤你們的工作。”丹珍拉姆說:”不要緊,不著急,你們修房子我們也幫不上忙,只能上門服務,為你們減輕一點負擔。”
走進救災帳篷,澤仁汪清的姐姐古讓看到丹珍拉姆他們的到來,拿出繳費冊如數(shù)繳了電費,感激地對拉姆說:“你們上門服務,讓我們節(jié)約了路費和時間,真是太謝謝你們了!”
又走了幾戶人家后,太陽西下,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下午五點多鐘,丹珍拉姆一行還要回到供電所清理今天的賬目。粗略估算,這天的收繳的電費只有幾百元。丹珍拉姆告訴記者:“藏區(qū)百姓的電費實際上比外地電費便宜很多。我們一季度收一次電費,老百姓家的電費有時只有一兩百甚至幾十塊錢,有時候我們跑一趟連汽油錢都不夠。國家電網(wǎng)投資幾百億給藏區(qū)老百姓通電,如果算經濟賬,這筆投資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收回來。”
回到供電所,天色已黑,丹珍拉姆在燈光下認真地清理一天收繳的電費。“小仙女”用一顆明亮的心照亮了家鄉(xiāng)夜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