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30日
張時達老人(中)在田間查看作物生長情況。
◎縣委宣傳部 文/圖
位于川西大金川河谷旁的丹巴縣甲居鎮(zhèn)聶呷村,有這樣一位耄耋老人,他不是丹巴人,但他卻把丹巴視為自己的故鄉(xiāng),而且一干就是60載。從培育優(yōu)良小麥、玉米品種,到田間地頭指導村民種植,幫助當地群眾實現了小麥畝產從幾百斤到上千斤的歷史性跨越。
青春砸進土壤開出了“花”
1963年,年青的張時達進入州農科所聶呷村點工作,至今已有60個年頭。每到小麥、玉米的種植、收割期,當地村民總能看到一位老人拄著拐杖在田間地頭轉悠著。
他叫張時達,是州農科所的一名退休農業(yè)科技人員。今年已89歲高齡的張時達,原本早就可以回家安享晚年,享受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,可他卻割舍不下和他朝夕相伴了近60年的土地和村民?,F在的他仍舊每天迎著晨曦、踏著露珠穿梭于農戶家中、田間地頭。張時達老人告訴別人說:“在聶呷村那片不起眼的土地上,我沒有轟轟烈烈的光輝業(yè)績,更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壯舉?!?0年時光荏苒,他在那里留下的只有常人眼里的不平凡的平淡。
剛到聶呷村的時候,那里的農作物耕種還是傳統(tǒng)、粗放式的耕作模式,農作物品種較為單一,而且大多都是當地的品種,產量也不高,畝產也就500斤左右。如何快速提升產量?這個問題深深縈繞在張時達的腦海里。“從推廣一些小麥和玉米的優(yōu)良品種入手,沒有墾不動的田,沒有種不好的莊稼?!睆垥r達抱著這種信念開啟了“老犁鏵”模式。幾年下來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而且一些優(yōu)良品種還推廣到了聶呷村以外的更多村寨。
1973年,張時達又結合聶呷村的自然及地理環(huán)境,開始嘗試改變傳統(tǒng)的一年兩熟的農作物輪作耕種制度,試驗做套種。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,1978年,套種試驗獲得成功并基本定型,張時達順利完成了州農科所交給他的“如何改變甘孜州部分地區(qū)的輪作耕種制度”這一研究課題,每只麥穗平均達到100粒小麥。過去貧瘠的土地竟然種出了大麥穗,張時達像個老農一樣站在麥田里笑得很是燦爛。
守望麥田里的一片“青”
每年7月,正是小麥豐收的時候,也是張時達最忙碌的時候,因為他要到農民家里去了解新品種小麥的產量、面質等情況,而這些小麥大多都是通過他精心培育而成的。每到這段時間,他幾乎要跑遍聶呷村130多戶農戶的家,甚至更遠的村寨,這一工作悄無聲息地伴隨了他整整幾十年。在1角錢能買到一碗涼粉的上個世紀80年代,聶呷村耕地畝產值已經能達到400元了。
60年的時間里,張時達在聶呷村那片土地上潛心耕耘的同時,也受過不少的委屈和磨難。但是,他卻常常給別人說:“被誤會、不被理解什么的,那不是誰的錯,那是一個新生事物必然要經歷的過程,好在我一直保持著對農業(yè)研究的執(zhí)著和熱情,只要有了這些,哪怕今天的我一無所有、傷痕累累也值得?!?/span>
張時達老人在10幾歲就失去了父母,他常常告訴別人說,他能完成大學學業(yè),能有今天的工作,全靠黨和政府的培育。因此幾十年來,他始終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獻著。時至今日,與他的朋友、同學相比,張時達兩袖清風、一介布衣,但是他兩字總結:“無悔!”因而,乃至今天,在聶呷村那片希望的田野上,張時達仍甘愿做一位麥田的守望者,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守望者。
收割藏寨間的滿地“金”
過去,別人問張時達老人退休后為什么還不愿離開聶呷村時,他說:“那是因為聶呷村的農民朋友還沒有過上小康生活。為了聶呷村的農民朋友都過上了小康生活,哪怕有一天我的生命也留在了聶呷村的土地上,也算得上圓滿了?!睒銓嵉难哉Z間透露出一名老農技人員的執(zhí)著和無私的奉獻精神。
如今,丹巴縣全縣人民已實現脫貧,正朝著共同富裕的大道邁進,但張時達老人還在為聶呷村村民提升小麥產量奉獻著余熱?!拔矣肋h相信,只要肯努力,這里的每一塊土地會給我們更豐厚的回報?!睆垥r達老人用半個多世紀的無言堅守,完整詮釋了守信、勤勞、智慧、淳樸、奉獻的中國人對土地最深沉的情懷。
在聶呷村綠油油的麥田里長達60余年的守望付出、辛勤耕耘,張時達老人獲得了當地干部、群眾的交口稱贊。據了解,他所研究的玉米雜交品種“康頂一號”獲四川省四等獎;“藏春一號”小麥試驗推廣項目獲州政府三等獎;主持育成小麥新品種“康麥一號”獲州政府一等獎;主持育成小麥新品種“康麥三號”“康麥八號”獲州政府二等獎。此外,他還先后獲得四川省民族團結先進個人,四川省支援中小企業(yè)、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先進個人,四川省職工勞動模范,甘孜州農業(yè)科技先進個人,甘孜州首批拔尖人才等榮譽。
最新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