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孜日報 2018年07月09日
抓實“黨建+” “三最鄉(xiāng)”變樣
本網(wǎng)訊 6月30日一大早,在金都村牧民所扎家建房工地上,白玉縣納塔鄉(xiāng)黨委書記丹增扎西帶領(lǐng)十幾名黨員正熱火朝天地拉砂、運土,背石、砌墻,鋸木料、和水泥。行動不便的所扎一邊“觀戰(zhàn)”,一邊對筆者說:“這個月,黨員義工隊已經(jīng)是第三次來我家?guī)兔?!?/span>
所扎是金都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,由于年邁且殘疾,根本無力建房。 “如果沒有黨和政府,我既不可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,更不可能修得起房子。因為,我們這里是純牧區(qū),建房總得要有木料和砂石、總得要有勞力干活、總得要有錢購買材料和支付工匠工資,像我這樣的貧困家庭,多虧了黨委、政府的關(guān)愛,多虧了黨員義工隊的幫助。眼看新房子就要建好了,我心里特別感激也特別高興!” 平時少言寡語的他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。
所扎的感慨,僅僅是該鄉(xiāng)開展黨員義工日活動的一個縮影。納塔鄉(xiāng)距白玉縣城132公里,平均海拔4000多米,在全鄉(xiāng)6個村678戶4262人中,建檔立卡貧困戶達194戶983人。由于地處偏遠、幅員遼闊、貧困人口較多,是全縣自然條件最嚴酷、發(fā)展基礎(chǔ)最薄弱、自我發(fā)展能力最不足的“三最鄉(xiāng)”。自脫貧攻堅戰(zhàn)打響以來,該鄉(xiāng)切實將“抓黨建、重引領(lǐng),破瓶頸、補短板,轉(zhuǎn)觀念、增動力,強技能、促增收”作為攻堅的“重頭戲”和克難的“先手棋”,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示范與帶動,特別是在“輸血”與“造血”、“扶貧”與“扶志”的并駕齊驅(qū)中,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底氣十足。
在金都村村民卡灼家,夏多正在向卡灼請教縫紉技術(shù)??ㄗ剖谴迳系慕n立卡貧困戶,去年他在政府的資助下學會了縫紉技術(shù),并在家里開起了像模像樣的縫紉店。由于手藝好、裁剪巧、樣式新,因而左鄰右舍的村民都紛紛找上門來,生意格外火爆。部分村民看到卡灼靠縫紉脫貧致富而主動登門拜師學藝,夏多就是其中的一個。
采訪中,卡灼感慨地說:“當初,鄉(xiāng)黨委書記上門動員我去學縫紉技術(shù)時,我覺得自己是牧民,放牧和挖蟲草那才是主業(yè),學縫紉既沒天賦,也沒本錢。況且學會了也未必就有生意。在書記的再三勸說之后,我最終去了。沒想到,這門技術(shù)還真就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。”
行走在金都村,但見一座座漂亮的藏房、一條條平坦的聯(lián)戶路、一盞盞太陽能路燈、一個個有技術(shù)的牧民和一張張燦爛的笑臉,丹增扎西信心滿滿地說:“脫貧攻堅關(guān)鍵在黨、關(guān)鍵在實干,我們一定要著眼‘黨建+’模式,力求下活‘攻堅棋’、打贏攻堅戰(zhàn),確保實現(xiàn)同步全面小康?!?/span>縣委中心報道組 楊娟 徐平波
最新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