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(wǎng) 2019年11月11日
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預防保健科主任 劉兆秋
“寶寶那么小,什么都不懂,說了也白說”,很多父母可能都這么認為,覺得跟嬰兒說話就是“自言自語”。其實,這種認知是錯誤的。有研究顯示,早期沒有或缺少語言交流的孩子,長大后也不怎么愛說話,這對今后性格形成及人際交往都有影響。
孩子的語言發(fā)育分為發(fā)音、理解、表達三個階段。出生到1歲內,寶寶大腦細胞發(fā)育很快,他們雖然無法表達語言,卻能做到基礎的發(fā)音和理解。比如,新生兒就已經(jīng)會用咿咿呀呀和哭鬧來表達情緒,半歲后,大部分孩子可以通過語言和神情來理解大人的意圖。同時,嬰兒對聲音比較敏感,如果在這個階段能讓寶寶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,多和他們說說話,可以刺激其語言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不僅能夠穩(wěn)定住寶寶的情緒,還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發(fā)育。
至于如何跟嬰兒說話,建議盡量利用生活中的場景,說一些符合當時情境、生活化的語言,便于寶寶理解。如果能配合神態(tài)表達,效果更好。比如,給寶寶換尿褲時,可以跟他們互動:“寶寶今天怎么尿這么多啊,很不舒服吧,媽媽趕緊給你換一片新的。看看,新尿褲上的小猴子多可愛啊”。帶寶寶出去玩時,可以邊走邊跟孩子講講身邊的事物,比如“看看旁邊都是什么,一輛輛的大汽車”“今天的天空真藍啊,寶寶有沒有聞到新鮮的空氣啊”。
最新消息